新闻公告
教育新闻
公告栏
文件通知
校园安全标准化
教师安全培训
中学校园安全
小学校园安全
幼儿园校园安全
雨教风采
学校新闻
师生风采
教学资源
中学资源12科
小学资源7科
微课资源
教研培训
教研课改
教师培训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
政务公开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党建园地
全面改薄
教育督导
督导机构
政策法规
督导在线
阳光服务大厅
阳光服务大厅
网络联校
金庭学校
风车坪学校
德育工作 <<返回
雨湖区校外未成年人 心理健康辅导 资 料 关注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2016年08月24日 15:53:08

雨湖区校外未成年人

心理健康辅导 资 料

关注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具体案例:

石某,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单亲家庭。他和父亲一起生活。刚开学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我与他父亲沟通后,通过努力他终于开始做作业了,可是不久依旧一如既往。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可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长进.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了解到,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四个月就离家出走了.他是和爷爷、奶奶、父亲一起长大的,缺乏母爱。长辈对他过分溺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父亲常年不在家,回来就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孤僻又固执任性。一年前,他奶奶又去世了,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平时家里就只剩下他们祖孙二人,一日三餐都面临困难。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父亲又怨天尤人,怨恨他的母亲,使他心理压抑、恐惧。综上原因使他形成了依赖、懒惰、自卑、自私的不良个性。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对策建议:

一、加强家校联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使他明白宽容与约束都重要。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他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用爱心温暖他,让他体会到爱。

歌德有句名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对学生来说,师爱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所以,我们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辱骂或进行体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所以,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育人,会令学生更爱你,教育教学工作也就能顺利地开展。 

三、开展感恩教育,使他懂得爱,学会爱。

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把爱注入学生的心田,用爱浇灌稚嫩的幼苗。并且用宽容的方式,让学生有愧疚之心,也使学生有改正的机会和余地,这样会使事情迎刃而解。在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在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欠缺,娇惯、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冷漠、霸道的个性,自理能力差、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懂得合作等等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爱,学会爱,使他们变得不再自私,对事情不再冷漠,使他们学会宽容,班级里充满了爱。

1.谈话交流。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以录像的方式记录家人对他的爱,让他观看,从家人点滴的行动、工作中体会家人对他的爱及赚钱的艰辛,使他懂得感恩,学会爱家人。

2.关心帮助。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尽可能地关心帮助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给他提供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关心。那么,他就会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前进。

四、体验集体生活,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自信心。

组织开展主题班队活动,让他在集体中感受同学的友谊,体会集体荣誉给他带来的快乐。我让同班同学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在诗歌朗诵会中,我安排他和其他同学一起排练,结果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兴奋的笑容。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回答,竟意外地发现他举手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针对该生的行为,我除了采用以上的教育方法以外,还要求他用自身约束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我和他约定:今天,你上课坐端正了,我就表扬你;今天你回答对了题目,我就表扬你;今天你作业及时完成了,我也表扬你;今天你做了好事,我就给你小礼物。这一约定还真灵,慢慢地,他改变了许多。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一个好老师,如果能抓住情感教育的核心——关爱学生,爱生如子。用自己的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用自己的情感的雨露浇灌学生干涸的心田,使学生如幼苗一样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时时刻刻心系学生,把一片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那么他一定会将旧人变新人!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